10月29日早晨,爆出前央视主持人李咏去世的消息。
10月30日晚上,又传来武侠大师金庸逝世的消息。
两大名人的离世,在朋友前都引起刷屏。
尤其李咏因癌去世,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。在笔者朋友圈里,他的去世成为卖点,卖三七粉的微商发言称,三七粉治疗未病,长期饮用可以预防疾病;有基督徒发文称:“李咏去世了,人都有一死,但死后去的地方不同”;那些没有明显宗教归属的纷纷发词哀悼书“愿李咏在天堂,天堂没有癌症”;那些做生意的发文说“有钱买不到的东西,健康最重要。”
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遥远的,可以成为每个人的话题甚至卖点,因为他者的死亡对于“我”来说是个不在场的状态。死亡之所以遥远和可以讨论,就是因为死亡在没有来临之前与我没有关系。
在一个人没有经历死亡之前,死亡都是可以谈论的事件。
但是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,当我们被医生告知生命还剩下不多的几个月或者几天的时候,死亡才真正成为与我们相关的事,这个时候我们不再谈论死亡,而是谈论生命的去向,思考死亡的意义。
正如文初提到的,利用死亡来作为卖点的不只是那些推销保健品的微商们,还有宗教徒们,但是他们却只把死亡作为公共事件来看,但是当死亡真正降临的时候,他们却表现得手足无措。
死亡在传统宗教里被作为区分人不同身份的临界点,那些相信教义的被接到天堂,那些不相信该教义的被下到地狱接受惩罚。于是在宗教中,死亡成为人的拐点,为了这个拐点,信徒要按照教义的要求赎罪,只要这样才能进入天堂。
所以传统宗教除了恐吓实在没有其它的益处。
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,对待即将死去的重病者,怎样让他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,怎样让他们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充满尊严和快乐,怎样让他们相信死亡只是人生的一个站点而非终结,正是基督教思考的。
实际上临终关怀的真正发明者是基督教,在罗马帝国时期,瘟疫带来的死亡临到所有的人,不论贵族还是奴隶,不论是官方宗教大祭司还是基督徒,但是只有基督徒们做到了不惧怕死亡,不惧怕瘟疫。那些因瘟疫死去的人,不论有怎样的卑贱身份,都有一个体面的葬礼,那些身染重病,奄奄一息的人,他们都相信死后进入天国,他们在其它教徒的安慰和照顾下,表现出了比其它异教徒在面对死亡时更大的勇气和盼望,他们对死后永生盼望虽带来的坚定甚至让罗马帝国的君主惊讶。
让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有尊严,正是基督教信仰应该做到的。让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再惧怕死亡,而是充满对永生的坚信和盼望,这是信仰在面对死亡的时候,对死亡的最大漠视,也是耶稣死而复生在我们生命的重演。
当死亡被作为公共事件谈论,每个谈论的人都以不在场的身份讨论这个与自己无关的事件,都在按照自己的目的消费着别人的死亡,这个时候是宗教表现出的对个体最大的漠视!
在中国,重生轻死的化充斥其间,人们对死亡充满恐惧,因此有着丰富的鬼文化,也有着众多的通鬼神的民间宗教,正是如此,我们的文化中才缺乏临终关怀,我们把死看成坠入阴间与世相隔,那是个痛苦的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,在对阳世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中,我们结束生命。因此中国是个最缺乏临终关怀的国度。
临终关怀是对个体的关怀,因为死亡是降临到具体的个体身上,虽然每个人都有死亡,但是当我们说每个人都有死亡的时候,对个体没有意义,因为个体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,死亡对他才有质感。因此,死亡是最个人化的,临终关怀是对个体的关怀。
而现在的中国基督教界对临终关怀的事工却极其缺乏,他们大多延续传统文化对死亡的认同,回避死亡而留恋人世,因此面对躺在医院里重病而频临死亡的信徒,教会所能做的是延续常规的探访,并用教义阐释死亡的意义,依然把死亡当做一个公共事件。
实际上临终关怀,不是一次探访两次探访,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这个过程从信徒面对死亡开始,便要进行持续的关怀,可能几个星期,也可能几个月。
临终关怀并不仅仅是告诉他要相信永生,也包括给予他的家人在面临亲人死亡中的安慰。这是个持久的,也是个全面的关怀,因此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,而需要一个团队。
临终关怀不是试图改变对方,也不是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教义,更不是信耶稣进天堂不信下地狱式的恐吓,而是对即将死亡者的尊重,给予他尊严,让他在关怀者的陪伴下,安详而温暖,充满对永生的信念,让人由哭而来含笑而终。
因此临终关怀不是传教,不是在最后的时刻他放弃自己的教义和信仰,转而相信你的教义,而是在他的信念中与世长辞。
因此这个临终关怀的团队,需要一群信仰坚定,宽容而耐心的同工,他们除了具备圣经和神学知识,还要学习医学和心理学知识,他要把握病人的心理,从而有效的安慰,要掌握临终者的病情,从而能理解他身体的痛苦,在与病人的交流中,建立彼此的信任。
教会对临终关怀的事工是最欠缺的,不能面对个体的死亡,不能和个体一同面对死亡,不能参与个体死亡的过程,而是对死亡充满神学理论的讲述。
只有在临终关怀上才是对个体的最深刻关怀。
基督教当下最需要的是建立完善的临终关怀体系,建立自己的临终关怀团队,让死亡在对对永生的坚信中而不再可怕,而成为人生的一个过程,一个在永生中的普通事件。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